close

當北國的冰雪碰上蘭陽的熱情-記錄一群熱情親善大使的『破冰之旅』 文 / 巧遇
http://www.yilan.org.tw/index.php?option=com_content&view=article&id=62:2011-01-06-10-59-30&catid=28:current-users&Itemid=59 
 

「童玩節玩什麼?」女孩們七嘴八舌地回答:

「玩水!童玩節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玩水了!那個水床超好玩的!」

「看表演吧!之前有一個澳洲職業團隊很有趣,他們會遊園表演然後和遊客互動。」

「那你們會為了這些原因每天來童玩節報到嗎?」

女孩們異口同聲地說:「怎麼可能?這麼做也太瘋狂了吧?!」

瘋狂?或許是喔!今夏的童玩節,就是有一群女孩,她們每天進園區,只為看表演與外國團隊互動-她們是蘭芷向陽 (蘭陽女中親善大使團隊),由一群高中剛畢業小女生們所組成的親善團隊,為表演團隊介紹台灣,展現台灣文化與熱情的接待志工。

這群女孩,有人住蘇澳、有人住宜蘭市、有人住頭城,但距離卻從來不曾是阻隔的因素,在這又熱又悶的天氣裡,她們仍不厭不倦:多次的開會討論、練習迎賓舞、製作手工蠟燭當禮物、籌辦慶生會與美食大會等,希望能給表演團隊最友善美好的台灣體驗,也希望能和外國團隊隊友擁有深刻難忘的友誼,與國外朋友相處的美好回憶。

有時會遇到家人的懷疑:「你每天怎麼都這麼晚回來?」「親善大使沒工讀費還要花自己的錢?」家人難免碎唸。實在是很難分辨,到底是對於童玩節復辦的熱情期待,還是身為親善大使的責任感使然?無論如何,小女生們對於此次任務有著滿滿的期待。不過,真有這麼容易?

魚丸湯被整碗倒掉,小女生幾乎心碎

芬蘭團抵達後,小女生們開始了解:「文化隔閡」這個名詞背後的真實意義。

第一次的社區參訪讓氣氛幾乎降到冰點。芬蘭人飲食十分謹慎,來台後幾乎只喝礦泉水,謝絕其他的飲料,連社區準備的石花凍飲也不接受。甚至精心準備一整桌的手工魚丸湯,也被部分芬蘭團員給整碗倒掉。小女生們真的火大了:「芬蘭人怎麼這麼難搞?」「這不吃那不吃,我們要怎麼準備啊?」「算了啦!買我們自己愛吃的,他們不吃我們吃,不然請其他團隊的吃也可以!」

語言不通是頭一個難關,芬蘭的國家語言是芬蘭語,大會準備的英文翻譯根本無用武之地。難以搭話只能站在一旁微笑,最後自成一圈聊天;先前精心準備的遊戲,根本玩不起來。來自北國人士的冰冷自持,讓小女生們沮喪不已:「芬蘭人好難High,感覺破冰船都沉了。」女孩們嘴裡賭氣說「不想管了」,每天卻又開會到凌晨深夜,討論後續的接待行程、慶生會、芬蘭日等活動,該如何安排……

在國際交流中,建立自己的自信

值得慶幸的是,時間總是會帶走些什麼,也帶來些什麼。慢慢的磨合中,在團隊餐會當晚,藉著彼此教舞時一同開心做旋轉動作,讓距離越靠越近。直到芬蘭隊要離開當天,她們準備了手工蠟燭當贈別禮物,芬蘭隊很開心,齊聲道謝,而且還在車上唱歌以作告別。後來在機場,終於有一位芬蘭隊員哭了起來,送機當天的離情依依。

這些互動經歷,不論是開心或難過,都為他們留下一個難得的體驗。甚至,有人因此想念西班牙語系,明年可以來童玩節當隨隊;也有人立志要當國際文教處的工作人員,致力於台灣的國際外交;有人相約四年後,可以到芬蘭與朋友再度聚首……。

童玩節的彩虹橋,搭起夢想和機會

除了親善團隊,高中以下才能擔任的小記者;宿舍、環境、舞台、交通等行政工作人員;街頭表演者與文化藝師;一天24小時照顧表演團體的隨隊人員……,除了幾位組長,其他大多是一些在學或剛畢業的學生。這些還在宜蘭唸書的孩子、準備到外地求學的孩子,或特地返鄉參與盛會的孩子,還有那些不斷提供支援諮詢的故鄉長輩們,他們充滿著熱情,凝聚起童玩節還有整個宜蘭的活力。

野外大舞台的表演活動從下午四點才開始,但每天下午兩點,座位上早已擠滿了許多「內行」的遊客。但幸好這群女孩早有準備,中午不到,就已經佔據舞台最前排,提著消暑西瓜汁、帶著小點心小糖果,來慰勞這些表演團隊,也從不吝惜她們的掌聲;有些時候,他們會站在舞臺後方,跟隨著表演團隊一起跳舞,以屬於年輕的方式,來參與這場彩虹慶典,這是宜蘭孩子們難得的經驗。

也許宜蘭的學習資源比不過大都市,國際交流機會更是稀少。但童玩節搭起的彩虹之橋,讓宜蘭的孩子們有機會染上各種可能的色彩。有了這幾分的色彩讓他們可以有機會思考來築夢,並敢於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:「將來的我想做什麼而又可以做什麼」。童玩節所展現的,不只是一個文化交流活動,裡面有著更深層等著人們抽絲剝繭,比如宜蘭精神的展現,一種對於生活形而上渴求的追尋,在眾聲喧譁的時代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nyu 的頭像
    panyu

    panyu

    pan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